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读下面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现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边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迁移存在地区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存环境比发达国家优越
B.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高
D.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高
2.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3.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合理容量也称环境承载力
②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承载力
③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具有不确定性
④人口合理容量体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人口空间移动的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某公司员工外出学习
B.某学者参加学术会议
C.大批山东省内游客到青岛旅游
D.某学子出国留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员、车流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化工厂——临近河流,便于排放污水
C.③处建绿化带——隔离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地面径流增加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