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00  7208  7214  7218  7224  7226  7230  7236  7238  7244  7250  7254  7256  7260  7266  7268  7274  7278  7280  7284  7286  7290  7292  7294  7295  7296  7298  7299  7300  7302  7304  7308  7310  7314  7316  7320  7326  7328  7334  7338  7340  7344  7350  7356  7358  7364  7368  7370  7376  7380  7386  7394  109140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有
[     ]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非农用地不断扩大
C、城市化速度趋缓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1~2题。

1986~2005年北京市交通结构比例变化图
1、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     ]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2、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     ]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统计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3、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是
[     ]
A、户籍制度
B、城乡差异
C、自然环境
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④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其中属于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指标是
[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1950至2000,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直接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最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___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
    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主要是社会经济问题突出,表现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_____(AB、AC、AD)方向最快。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20 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最为可行的措施是
[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中心交通易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人民网南昌2008年11月16日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73个发展到19369个,城镇人口达到5.9 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材料2: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天津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城市,已制定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纲领,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平原共生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创建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材料3:下图是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
(1)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2)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A、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横流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
(3)要实现天津市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3中道路网布局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3中中环区域布局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环工业仓库的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