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32  7240  7246  7250  7256  7258  7262  7268  7270  7276  7282  7286  7288  7292  7298  7300  7306  7310  7312  7316  7318  7322  7324  7326  7327  7328  7330  7331  7332  7334  7336  7340  7342  7346  7348  7352  7358  7360  7366  7370  7372  7376  7382  7388  7390  7396  7400  7402  7408  7412  7418  7426  109140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与图中a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一致的是
[     ]
A.包头
B.合肥
C.巴西利亚
D.开普敦
2.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适合a城市的是
[     ]
A.在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
C.严格禁止工业“三废”的不达标排放
D.将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全部迁出市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1—2题。  
1.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四座城市共同展示了“水与城市”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下列描述与城市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     ]
A.鹿特丹水广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成都的活水公园通过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和培养水生植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杭州五水共导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提高土地的出租价格和吸引廉价劳动力
D.大阪水都“清洁水质”依赖的是环保技术,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难推广
2.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     ]
A.消费者多,产生的废弃物多,大量的垃圾要输送到城市以外分解
B.分解者多,所以病毒和虫害多
C.生产者少,所以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城市的生态环境总比农村生态环境要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五座城市都位于_______。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___。
(2)该地区河流属于_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________,流量特点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
(4)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_;五座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其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素是 _______。
(5)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的交通、资源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目前,北京市总人口已达2000万人,机动车突破了480万辆,交通拥堵是北京的一大“心病”,合理规划路网是治堵的措施之一。下列四幅北京道路建设方案图中,黑点表示市中心,曲线表示道路,你认为最可行的是
[     ]
A.
B.
C.
D.
2.淡水资源的短缺也是城市面临的一大问题。城市的缺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污染性缺水,河道污染不能直接使用;第二种是工程性缺水,降水量非常大,但河流很短,雨季又短,雨季来了无处蓄水;第三种属于资源性缺水,所在地区降水很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缺水情况都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改善
B.除了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改善城市用水,也应大力发展节水工农业
C.哈尔滨是污染性缺水,北京是资源性缺水,厦门是工程性缺水
D.缺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东南沿海没有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2010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     ]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1~4题。 
1.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2.下图中的曲线,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中心区的雨洪径流状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不同于郊外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增加
B.植被覆盖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4.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
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km,到2050年,将建成约4500km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①环境污染②绿地面积少③交通拥挤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差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是
[     ]
A.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B.大型中心城市放慢发展
C.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城镇
D.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3.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外,还可以
[     ]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植被(或植物)属于城市森林主体的是
[     ]
A.城市广场草坪
B.城市湿地
C.功能区之间隔离林带
D.城市体育场内的草坪
2.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
[     ]
A.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
B.满足城市居民游憩、娱乐等的需求
C.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D.调节汽车驾驶员的情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4日,《福布斯》评出十个快速崛起的“未来世界之都”,中国的上海和北京名列其中。十大城市还包括:莫斯科、孟买、圣保罗、迪拜、卡尔加里、珀斯、休斯敦、达拉斯。这些城市的财力和经济实力还未能超越东京、巴黎、纽约、芝加哥、洛杉矶、首尔、新加坡和香港,但发展速度惊人。
材料二
全球大城市生活质量排名表。 
(1)北京的居住质量指标在100座城市中排名第83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球大城市生活质量排名表中,日内瓦和苏黎世排名最高,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5年,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亚洲城市中,上海的得分增长最多。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格达的得分很低,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处为北京的CBD,它没有分布在市中心,是受______因素影响。②处布局居民区是为了_______,居民区布局在此的有利因素主要是______。
(2)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和可吸人颗粒物等,3~4月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应是________。简要分析在图2所示条件下,③处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由于近年暖冬,北京降雪较少,全市有17家利用人造雪来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