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城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村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1)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图中乐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① ,其形成原因是② 。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材料二下图是D湖区的区域地图及降水统计图。
材料三M国海拔3500—4000米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其适宜在冷凉、喜光、昼夜温差大,较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2)分析M国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
(3)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有人建议在云南丽江大力发展玛咖种植业,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境内,有一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奇异土林,它是地壳在几十万年的运动中,地表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搬运而使裂隙加深加宽形成的多个土柱,土柱中有多个时期的化石,如恐龙化石。如今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称为“云南三林”。充满神奇魅力的元谋土林也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大兵小将》等。
说出作为旅游资源土林具有的价值及到该地旅游需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
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卜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同时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1“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
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
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
2.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出生率高
C.医疗水平高 D.人口增长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北京将逐步强化政治中心职能,疏散经济中心功能。据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天津与北京的联系强度指数高于其他城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经济水平高 B.地理位置近
C.矿产资源丰 D.郊区城市化
2.疏散北京经济职能,将会( )
A.缓解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 B.使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C.大幅提高制造业产品成本 D.促进区域内城市化、工业化发展
3.下列城市的环境质量对北京生态意义更为重大,堪称北京“生态屏障”的是( )
A.张家口 B.秦皇岛
C.廊坊市 D.沧州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3“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咸阳水位下降 B.潼关河床抬高
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 D.人为取水量大
2.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 B.洛河的水速变快
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 D.渭河涝灾增多
3.从三门峡到入海口黄河水量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
A.变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补给 B.变大 水库调节作用显著
C.变小 蒸发下渗无支流汇入 D.变小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树懒,懒得出奇,动作迟缓经常用抓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常年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图4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控制该区域的大气环流主要是( )
A.赤道低气压 B.副热带高气压
C.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
2.推测树懒最有可能分布于图中①②④⑤地哪一处( )
A.①地 B.②地 C.④地 D.⑤地
3.当北京时间19:30时,⑤地刚好日出,该日③地的昼长大约是( )
A.11小时 B.12小时20分
C.13小时 D.15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我国最大的地(市)级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品种的过程)基地。玉米是喜光作物,这里生产出的种子籽粒饱满,脱水好,质量上乘容易储藏。
材料二 图8 2000—2008年全国与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产情况
材料三 图9张掖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四 表1河西走廊玉米制种时间安排
(1)据图8描述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产情况变化特征。
(2)据图9和表1分析张掖市玉米制种业的自然区位优势。
(3)有人想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玉米制种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