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36  7244  7250  7254  7260  7262  7266  7272  7274  7280  7286  7290  7292  7296  7302  7304  7310  7314  7316  7320  7322  7326  7328  7330  7331  7332  7334  7335  7336  7338  7340  7344  7346  7350  7352  7356  7362  7364  7370  7374  7376  7380  7386  7392  7394  7400  7404  7406  7412  7416  7422  7430  109140 

科目: 来源:河北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甲时期→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甲时期→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回答1~2题。
1.丁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甲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上游地区水库的建设导致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中游地区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本次会议的亮点有: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措施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的是
[     ]
A.植树造林
B.汛前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C.科学设计城市建筑,完善基础设施
D.疏通城市地下排水管道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列措施不符合该要求的是
[     ]
A.抽取地下水,少用地表水
B.中水再利用
C.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D.发展节水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2010年8月,昆明市遭遇自入夏以来的几场暴雨袭击,市区内涝严重,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据此回答1—2题。
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     ]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昆明市的“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9月22日为“国际无车日”。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实现节能减排。读下列图表,回答1~2题。
不同交通方式能耗比较

1. 四城市中,交通能耗最低的是
[     ]
A.伦敦  
B.香港    
C.东京  
D.上海
2.上海城市交通在节能减排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发展轨道交通 ②减少汽车产量 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④以自行车或步行替代机动车出行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以下1~2题。
1.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2.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期中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9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城市从1968~1990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990~2004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的城市发展阶段图,回答8—9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2.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问题加重,全国诸多城市鼓励市民乘坐公汽出行,城市实施“公交先行”策略对城市发展影响中,说法不确切的是
[     ]
A.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B.降低能源消耗
C.缓解交通压力
D.降低道路通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图甲为世博园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伦敦零碳馆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二氧化碳排放的贝丁顿社区的先进科技,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能,并配备收集、储存、净化雨水系统和室内恒温设施,并大量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室内装潢。

(1)如果要求全球各国在同一天可以同时收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那么开幕时应在北京时间几时进行
[     ]
A.20时
B.10时
C.15时
D.4时
(2)目前,黄浦江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A、B是上海市全年与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向玫瑰图,其中_______(填字母)表示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频分布.
(4)“低碳世博”的理念主要针对全球性的问题而提出,伦敦零碳馆的展览倡导未来城市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