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3292  73300  73306  73310  73316  73318  73322  73328  73330  73336  73342  73346  73348  73352  73358  73360  73366  73370  73372  73376  73378  73382  73384  73386  73387  73388  73390  73391  73392  73394  73396  73400  73402  73406  73408  73412  73418  73420  73426  73430  73432  73436  73442  73448  73450  73456  73460  73462  73468  73472  73478  73486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各题。

1.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2.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

B.劳动力短缺

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附近区域天气形势,天气系统运行速度如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北岛之间的气压差(单位:hpa)可能是 ( )

A.8 B.12

C.16 D.18

2.此时,①、②、③、④海域,渔船航行风浪危险性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天之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大澳大利亚湾降温、阴雨

B.澳大利亚大陆寒冷干燥

C.珀斯雨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布里斯班吹拂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各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一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一岩浆侵入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地壳下陷一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下沉一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依然是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峰林、峰丛广布

3.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硬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冰川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南非农业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每个地区都因地理、资源条件独特而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养羊国,羊毛90%供出口,东开普省是最大分布区;是世界上第十大产糖国和非洲最大蔗糖产区和出口区,甘蔗主要分布在东开普省东北部和夸祖尔纳尔省南部的沿海地区;西南部西开普省是水果集中产区,但南部偏远的农业小镇以种植大量玉米和少量水稻为营生手段……。下图示意南非政区、降水、耕地等地理要素分布。

(1)说明南非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成因。

(2)指出东开普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分析南非甘蔗主要分布区的成因。

(4)有人建议西开普省南部偏远的农业小镇推广从国外引进的转基因杂交水稻种植。假若你是当地人,对此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交通规划。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西北地区,计划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A-B河段发展航运的自然条件优势。

(3)简述本区城际交通建设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高铁又是当今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对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下图示意京沪高铁开通前后北京客源地旅游流时间分布情况(S/M/I.分别为近程/中程/远程旅游;2/3/7/x/9分别为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其他时间/寒暑假)。

指出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客源地旅游流时间分布变化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气温稳定通过12℃后,冬小麦进入适宜拔节期,拔节后抗寒能力明显减弱,是霜冻害敏感期。下图示意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春季霜冻害发生站点数变化曲线(不同等级霜冻害发生站点数代表了该等级霜冻害的发生面积)。

指出河北冬小麦春季霜冻害时间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下图示意神府煤矿区赵家梁煤矿环境问题现状分布。据此回答问题。

指出赵家梁煤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省巴中市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4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各题。

1.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A.降低地表径流量 B.净化和处理雨水

C.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D.修建大量蓄水池

2.图中所示景观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的是

A.巴西的玛瑙斯 B.卡塔尔的迪拜

C.中国的乌鲁木齐 D.中国的济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省巴中市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4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线通水,届时将有效缓解湟水干流地区当前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各题。

1.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

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少

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

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

2.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

①年径流量较大 ②流域降雨丰富

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 ④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