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点所在的纬线,回答个题。
1.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I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点的风向变化是( )
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 B.由西风转变为东风
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2.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是( )
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
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京某月1~3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完成各题。
日期 | 日出/日落时间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
1日 | 06::4/17:13 | 白天 | 多云 | 4~15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夜晚 | 阵雨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
2日 | 06:43/17:12 | 白天 | 阵雨 | -2~7 | 北风 | 6~7级 |
夜晚 | 晴 | 北风 | 6~7级 | |||
3日 | 白天 | 晴 | -2~10 | 北风 | 6~7级 | |
夜晚 | 晴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
1.该月可能是
A.l月 B.3月
C.9月 D.11月
2.下列关于北京气象资料中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l日气压较高,主要因为受暖空气影响
B.2日白天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并且受冷空气影响大
C.2日风力较大,主要因为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D.3日夜间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A.大气辐射达最强和最弱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2.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是
A.20时至第二天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甲、乙、丙分别是( )
A.昆明、海口、哈尔滨 B.贵阳、西安、长春
C.昆明、上海、广州 D.南宁、武汉、石家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以下各题。
1.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2.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泳雪项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冬季北部海域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图示的①~④条冰冻界线中,正确的是 (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各题。
1.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各题。
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N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各题。
月份 气温降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A地 | 气温(℃) | 13.6 | 14.3 | 12.1 | 10.1 | 8.8 | 6.7 | 6.8 | 7.8 | 9.6 | 11.6 | 13.6 | 13.4 |
降水(mm) | 90.1 | 93.3 | 98.9 | 143.3 | 234.1 | 234.8 | 228.7 | 208.5 | 145.9 | 120.9 | 119.1 | 103.1 | |
B地 | 气温(℃) | 17.5 | 15.7 | 13.5 | 8.9 | 5.1 | 1.6 | 1.4 | 3.2 | 5.9 | 9.6 | 13.6 | 16.3 |
降水(mm) | 17.5 | 19.1 | 23.1 | 15.2 | 22.3 | 18.6 | 17.4 | 14.1 | 11.3 | 13.9 | 12.9 | 14.1 | |
1.根据表中资料推断A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
2.下列有关A与B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A地小于B地
B.两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
C.年平均气温:A地小于B地
D.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
3.在A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旱作农业 B.灌溉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