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GIS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 、 。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3)RS和GIS的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案例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2012年6月25日闽江及其支流洪水 |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
2012年7月23日长江上游大洪水 |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
2012年8月4~6日,受台风“苏拉”影响,湖北暴雨洪灾 | 对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 |
2012年8月8日,第10号台风“达维”侵袭辽宁 | 渤海、黄海辽东半岛、辽东湾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 |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 ,其中 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GPS技术具有哪些作用?
(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下题。
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2.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我们应该( )。
A.抓紧跳窗逃生
B.赶紧躲藏在课桌之下
C.趴在教室当中,以防墙倒塌被砸
D.贴近门边,伺机逃生
3.日本东京地区的居民多数备有避难袋和急救卡,主要是为了防备哪种自然灾害?( )
A.洪涝 B.地震 C.龙卷风 D.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下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下题。
1.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2.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藏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洪水应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遭遇洪水时,应尽量地逃向 ,登上坚固的屋顶、大树、 等。
(2)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木制家具或木板、树干等 ,尽量不要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因此具有 。
(4)洪水中的救助措施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是泥石流自救中跑的方向,请判断其中哪种方向是对的,哪种方向是错的?
(2)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我国台风特点: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我国大陆地区先后受到10个台风影响,其中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时间集中,强度偏强。台风影响区域从华南沿海延伸至东北,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68个县(区、市),其中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较少受到台风灾害影响的北方省份灾情异常偏重,5省除死亡、失踪人口和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外,其余灾情指标合计值均占全国台风总损失的4成以上。
(1)台风来临时,假如你正在海上,但又不能靠岸,此时你应该怎么躲避台风?
(2)某渔民发现一阵强风过后,天气转晴,又马上出海了,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3)台风来临时会带来极大的灾难,但对人类生产活动有没有好的一面呢?试提出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