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低碳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据此完成下题。
1.“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北京林木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 )
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B.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加强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
3.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主要是为了改善北京的( )
A.大气质量
B.交通
C.水质
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6.2013年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是( )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从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环境因素是 。
(2)图中表明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50~90年代间呈现 趋势,其生活质量在70年代中期之后呈 趋势;20世纪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从 相关变为 相关。
(3)根据上述情形,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质量指标 城市 | 污染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等级 |
太原 | 130 | TSP | Ⅲ1 |
深圳 | 132 | NOx | Ⅲ1 |
珠海 | 58 | TSP | Ⅱ |
重庆 | 128 | SO2 | Ⅲ |
(1)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 ,主要原因是 ,这类污染在太原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 。
(2)珠海、深圳同属珠江三角洲地区,但珠海空气质量更好,简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下题。
1.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沿海低地减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诗句或对白,完成下题。
①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挪威·易卜生)
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③
2.诗句①描述的景象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诗句②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植被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2.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一块面积大约相当于7个曼哈顿的南极巨型冰架突然坍塌破裂,专家认为类似破裂非常罕见,但最近几十年,这种事情却变得非常频繁。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报道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在南极地区活动频繁
B.海洋污染加剧
C.厄尔尼诺现象加强
D.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2.引发上述现象的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腐蚀建筑物
B.引起海平面下降
C.皮肤癌患者增多
D.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29日,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几乎每年在南极上空都出现臭氧空洞,但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观测显示,2013年的臭氧层空洞是近几十年来最小。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和此时南极臭氧层空洞无关的是( )
A.春天临近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2.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及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3.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B.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且北半球昼长夜短
C.长江中下游正值伏旱期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B.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