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长期以来,东北某城市形成了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单一重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出其弊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为此,该城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978年 | 2005年 | |
第一产业比重(%) | 20.0 | 12.8 |
第二产业比重(%) | 64.3 | 49.6 |
第三产业比重(%) | 15.7 | 37.6 |
注:图中虚线框内为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之一。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2)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东北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某城市从单一的以煤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调整为煤产业与非煤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试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所示产业模式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
C.Ⅱ、Ⅳ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 700 平方千米,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各题。
类型 | 箭竹及 灌丛 | 阔叶林 | 旱地 | 水田 | 石砾地、 裸地 | 高山灌 丛草甸 |
比重(%) | 28.90 | 25.30 | 10.40 | 3.10 | 5.70 | 0.01 |
1.在该水源地内(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
3.该水源地位于( )
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①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②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③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改变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双选)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各题。
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B.Ⅱ
C.Ⅲ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高原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各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B.c、b、a
C.c、a、b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3.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
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全面使用新能源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油价上涨和矿难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了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源C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最清洁的是 ;能源B对调入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4)图中能源B输入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能源B输入地能源紧张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5)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资源的同时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各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B.b处
C.c处D.d处
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a处B.b处
C.c处D.d处
3.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据此完成各题。
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减轻长江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水田面积
B.围湖造田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禁止在长江采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