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3774  73782  73788  73792  73798  73800  73804  73810  73812  73818  73824  73828  73830  73834  73840  73842  73848  73852  73854  73858  73860  73864  73866  73868  73869  73870  73872  73873  73874  73876  73878  73882  73884  73888  73890  73894  73900  73902  73908  73912  73914  73918  73924  73930  73932  73938  73942  73944  73950  73954  73960  73968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4 区域经济联系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4月14日,西气东输二线轮南至吐鲁番支干线工程试验性工程开工,工程竣工后,有望解决新疆托克逊县无天然气的历史。据了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广西,途经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线路总长近9 100千米,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8条支线,2011年年底建成投产,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海外气源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

(1)由材料知,引入海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

(2)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经过青海、四川进入湖南和广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两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

(3)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势和劣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4 区域经济联系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材料三: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

(美元)

年工资/

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策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转出地就业和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是世界荒漠化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各题。

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决定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各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各题。

1.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2.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完成各题。

1.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2.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气温B.土壤水分、坡度

C.气温、光照D.光照、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图丙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甲、图乙、图丙,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图甲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2)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3)在图丙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土地荒漠化现象明显。近几年经过整治,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和田地区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33

年平均蒸发量(毫米)

2 600

材料二:和田地区人口、耕地变化。

人口(万)

耕地(万公顷)

1978年

110

19.6

2008年

191

17.7

材料三: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1)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_________补给。

(2)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的功能,因此沙丘地区的风速比绿洲地区_________。

(3)结合图表材料和下面所给选项,填写和田地区环境变化关联图。

A.耕地扩大

B.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小

C.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D.耕作区地下水位上升

E.人口增加

F.砍伐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

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沙漠化面积扩大

C.农作物单产上升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