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第三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OO米,粗实线为河流。回答23-24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A.从西北向东南 B.从东南向西 C. 从东向西 D.从西向东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
①180米 ②280米 ③380米 ④480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第三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的数字为等高线海拔高度,读图回答25题。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沿30°纬线从106. 50°E至107°E的地形剖面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第三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地形: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
戊___________、己___________.
(2)E坡和D坡比较,坡度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中,可能有河流存在的是_____,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第三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如果分别从D和周庄两个地方到达A,你认为哪条路线容易?为什么?
(2)图中李庄在周庄的______方向。如果某人骑自行车从周庄到李庄,每分钟走200米,那么需要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山脊线的走向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第三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默写题
1.请写出坡度与等高线疏密、比例尺和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2.写出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顶部和陡崖底部的公式。
3.“今天”是指:
4.东半球是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第四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可能是( )
A.南半球的山脊 B.北半球的山脊 C.南半球的山谷 D.北半球的山谷
2.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b地降水比a地 多
B.7月a地光照比b地充足
C. 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3℃
D. a、b两地相距10公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第四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时,北京吹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此时,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第四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夏季降水丰富 D.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当地处于雨季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第四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30米,AB为空中索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乘索道下行的方向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2.关于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湖泊水补给河流 B、河流水补给湖泊
C、夏季河流水补给湖泊 D、冬季河流水补给湖泊
3.下列有关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处的悬崖都可能形成瀑布
B、只从海拔高度的差异考虑,A和B点的气温相差9℃
C、甲悬崖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一定大于乙
D、如果以AB为地形剖面基线,则该剖面经过一个山谷、一个山脊
4.陡崖乙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米 B、20米 C、60米 D、9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第四次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台风雨 D. 锋面雨
2.
A. 板块挤压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