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10月考地理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材料二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10月考地理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及瀑布景观图,该地位于37°N与4°W交点附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地点,可以看到右图瀑布景观的是( )
A.a B.b C.c D.d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林
B.图中湖泊主要对ab段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C.7月以河流水补给湖泊水为主.1月以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为主
D.图中河流若建大坝,理想坝址在c地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2.
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B. 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
C. 甲、乙两地为对趾点 D. 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
2.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两条虚线为晨昏线,P、Q两点在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1月1日11时 B. 5月1日23时
C. 7月1日11时 D. 10月1日23时
2.
A. 菲律宾 B. 中国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一年中6个偶数月昼长(本月昼长之和,单位:小时)曲线分布图。
1.
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
C. 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
D. 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
2.
A. 我国天山的牧民正在把羊群往天山山脚下迁移
B. 开普敦炎热干燥
C. 我国珠江流域已进入汛期
D.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压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N为北极点,NC和ND为新旧日期分界线,弧AKB为晨昏线,KN在地球表面的最短距离为2220千米,且在图示季节,西安的日出东北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20°S,180°) B. (20°S,0°) C. (20°N,180°) D. (20°N,0°)
2.
A. 大雪纷飞
B.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某中学操场旗杆的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为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
A.110°E线 B.30°N线 C.a线 D.b线
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分水岭两侧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A.a 线南坡 B.30°N 线以南 C.b 线南坡 D.110°E 线以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
D. 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
2.
A. 副高控制时长 B. 夏季风影响强弱
C. 纬度南北差异 D. 距离大西洋远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