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搬运 B. 堆积 C. 侵蚀 D. 风化
2.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岩石类型是( )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塑造路南石林的地质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离型板块边界常形成( )
A. 海沟 B. 山脉 C. 岛弧链 D. 大陆裂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甲风7月最为盛行
B.乙风1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2.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地中海沿岸降水稀少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印度半岛吹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②
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梅雨》诗中写道: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梅雨发生的时间和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
A.6月初至8月初的江南地区
B.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的江淮地区
C.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江南地区
D.6月初至7月初的江淮地区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梅雨是一种锋面雨
B.由于海陆差异比较显著,所以典型的暖锋在我国活动比较频繁
C.冷锋活动时,降水的区域多位于锋后
D.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天气系统沿南北方向移动,每小时移动20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B.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C.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D.我国冬季常见此天气系统
2.6小时后,关于甲、乙城市天气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甲城市云层增厚,出现连续性降水
C.乙城市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乙城市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图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B.甲图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C.乙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D.甲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
B.长江中下游受甲图天气系统控制时形成伏旱
C.东南亚盛行东北风时,夏威夷群岛受乙图天气系统控制
D.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受甲图天气系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
2.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2.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小
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