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4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份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皖江城市带(如下图)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
(1)皖江河段内河航运发达,试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出的原因。
(3)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你是否赞同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的转入,并
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7%。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其耕地有雨养农田(依靠天然降水灌溉,农田地表全年无水)和灌溉农田(依靠引水灌溉,农田全年有水)两种类型。图6为印度地形分布图。
(1)分析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2)与某地雨养农田区域比较,说出该地灌溉农田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3)请你为印度农业防治旱涝灾害提出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取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B.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山麓和丘陵地带 D.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
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B.从事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C.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D.采集和狩猎
3.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B.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C.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2.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各题。
1.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