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109  75117  75123  75127  75133  75135  75139  75145  75147  75153  75159  75163  75165  75169  75175  75177  75183  75187  75189  75193  75195  75199  75201  75203  75204  75205  75207  75208  75209  75211  75213  75217  75219  75223  75225  75229  75235  75237  75243  75247  75249  75253  75259  75265  75267  75273  75277  75279  75285  75289  75295  75303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自治区林芝高一下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自治区林芝高一下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三区域的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甲为_____ __、乙为____ ___、丙为___ ____。(9分)

(2)甲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______ __、____ ___等特点。近年来,丙地大量的农田变成了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养殖场等,影响其农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 __和农业科技。(9分)

(3)简要分析乙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自治区林芝高一下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和_______。(6分)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什么?(8分)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新城区发展沿 方向延伸。(6分)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地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B.开垦沼泽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C.该地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 D该地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1米

2.下列关于该地河、湖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河流上游地区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B. 河流中下游地区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C.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 D.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以便供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M点到P点按最近航线飞行的方向应为( )

A.西南向东北 B.先西北后西南 C.先东北后东南 D.东南向西北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D.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遥感技术在判断农业生产状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从下种、出苗、返青、扬花、结果到最终成熟为完整过程)测定的不同波段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区分小麦正处于哪一生长阶段的效果较好的波长是以下组合中的( )

A.0.4微米0.7微米 B.0.4微米0.8微米

C.0.7微米1.0微米 D.0.8微米1.0微米

2.据图,从下种到成熟的六个不同阶段,不同波段最大与最小反射率差值的大小变化,正确的是( )

A.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增大

C. 一直增大 D. 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道:“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读我国某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世纪70年代,来自M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原因包括( )

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②当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③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④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有( )

①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②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水产养殖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④在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

2.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

A.政策优势 B.能源资源丰富C.劳动力素质高 D.土地廉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上高二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四地区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10℃积温(℃)

4 140

8 200

2 800

6 500

年降水量(mm)

683

1 980

538

1 350

1.关于表中四地的说法,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华北平原 B.②地位于云贵高原

C.③地位于塔里木盆地 D.④地位于海南省

2.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降水少 甜菜 B.水源短缺 冬小麦

C.光照不足 水稻 D.热量不足 春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