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A.加强天气预报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发展耐旱农作物
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
2.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马孙平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看出,亚马孙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2.近年来亚马孙雨林地区被大规模开发,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3.被称之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地区最可能分布在 ( )
A.低纬度,高海拔 B.中纬度,低海拔
C.高温多雨,土壤贫瘠 D.高温少雨,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黑龙江 | 22.13 | 20.97 | 17.67 |
西藏 | 24.17 | 25.55 | 26.75 |
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能源基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省煤炭外运东西向铁路干线从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大秦线 神黄线 焦——兖——日线
B.大秦线 神黄线 石太——石德——京沪——胶济线
C.神黄线 大秦线 石太——石德——京沪一胶济线
D.神黄线 大秦线 焦——兖——日线
2.关于图中a处煤炭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动力煤
B.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C.a处建坑口电站将电能输送到沪宁杭地区
D.该煤炭基地目前已基本枯竭,不具开采价值
3.该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①该省铝土矿储量丰富 ②该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该省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 ④该省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①和②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③和④分别表示我国西南地区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西南地区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煤为主 B.以石油为主
C.以天然气为主 D.以水电和核电为主
2.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煤炭下降幅度远小于西南地区
B.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增长幅度最大
C.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下降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D.西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增长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2.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3.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技术开发人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人们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保障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果品(苹果)企业发展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企业2002年与1992年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主要变化: 。
(2)生产基地①是欧洲市场最为走俏的某苹果品种的全世界第四块优产区,与基地②相比,该区域发展苹果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其他势: 、 、 ;不利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3)该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下列有关该经营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 B.市场决定了基地的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
C.企业总部远离生产基地,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反馈 D.有利于农业技术和良种的推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大草原面积35 600多平方千米.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草原海拔3500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12.7℃。
材料二 若尔盖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第四纪末期的地质变动,把若尔盖草原变成了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同时也使之成为世界最大的、我国特有的高原高寒沼泽地,四川盆地湿润的气候就直接受益于这片湿地。
材料三 目前,景色迷人的草原正在遭受无情地吞噬。目前若尔盖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6.19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扩展速度十分惊人。另外,受沙化威胁的草原面积逾13.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0.8%。沙漠化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简述若尔盖大草原的相对地理位置。
(2)若尔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若尔盖草原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