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728  75736  75742  75746  75752  75754  75758  75764  75766  75772  75778  75782  75784  75788  75794  75796  75802  75806  75808  75812  75814  75818  75820  75822  75823  75824  75826  75827  75828  75830  75832  75836  75838  75842  75844  75848  75854  75856  75862  75866  75868  75872  75878  75884  75886  75892  75896  75898  75904  75908  75914  75922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 -2℃,400mm B. 8 ℃,600mm

C. 0℃,800mm D. 4 ℃,120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海河 D. 珠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 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 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 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 广泛种植水稻 B. 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 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河流流向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玩具制造 B. 汽车工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 甲区域生长期较长 B. 甲区域降水较少

C. 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 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陆地交通便捷

C. 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 第三产业比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