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决定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③的影响是
A. 改变风力大小 B. 改变风向
C. 作用于任何大气运动 D. 纬度越低,影响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夜晚M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A. 人类活动差异 B. 降水差异
C. 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D. 高低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1.P地所处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2.P地的气候特点是
A. 温和湿润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干燥 D. 高温多雨
3.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可知,此时北半球的月份可能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左、右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B. 右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 左图表示冬季、高气压 D. 右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2.右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 极地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 低温阴雨 B. 寒冷干燥 C. 风雪交加 D. 晴暖无风
2.下图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预测再过50年,岛国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将被海水淹没。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瓦卢所属岛屿的气候特征为
A. 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B. 夏季干热,冬季暖湿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温和多雨
2.导致图瓦卢举国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 领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危及人类健康
B. 地壳下沉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缓解海平面上升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根本有效的做法是
A. 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B. 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
C. 全面推广太阳能发电
D. 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我国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汛最明显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 潜水补给河水
C. 盛行西南风 D. 盛行西北风
2.甲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 地下水 春季 B. 冰雪融水 夏季
C. 大气降水 夏季 D. 大气降水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