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904  76912  76918  76922  76928  76930  76934  76940  76942  76948  76954  76958  76960  76964  76970  76972  76978  76982  76984  76988  76990  76994  76996  76998  76999  77000  77002  77003  77004  77006  77008  77012  77014  77018  77020  77024  77030  77032  77038  77042  77044  77048  77054  77060  77062  77068  77072  77074  77080  77084  77090  7709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过也必文

D.无欲速,无见小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能听到我吗

①这样的处境实在尴尬。吵闹的酒会现场,无数种声音叠加在一起。你甚至无法听清楚同伴在说些什么,尽管她张着嘴,而且表情丰富。更遗憾的是,你听不清楚附近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的说话内容。科学家们称这个现象为“鸡尾酒会现象”。其实,“鸡尾酒会现象”的主体不仅可以是人,还可以是青蛙、小鸟、昆虫和其他经常聚会的生物。

②当数百只青蛙一起鸣叫时,雌性青蛙如何找到令自己心仪的那只青蛙?当背景声音过于嘈杂,正在费力合唱的青蛙们如何分辨其他生物的叫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精力集中在研究生存在嘈杂环境中的动物的交流问题。寻找动物们的特征性叫声,找来录音器,研究人员便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③雄性树蛙的招牌叫声由一组颤音组成。颤音的音质、颤音的长短、颤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些对吸引异性至关重要。雄性树蛙总是选择水边作为鸣叫的最佳位置,选择太阳落山时作为求偶的最佳时间。当只有几只树蛙和声时,它们的颤音短促,当合唱团的队伍壮大后,雄性树蛙发出的颤音拉长。雄性树蛙拉长颤音的同时,还会降低颤音的频率,这可能是想让自己的叫声在和声中凸显出来。而且,有证据显示,雌性树蛙偏爱发出较长颤音的雄性树蛙。

④当然,动物的所有发声并非都与求偶有关。黑顶山雀的社会性很强,有些群体呆在一起的时间长达数月。黑顶山雀的鸣叫很有特色,其中的“滴”音最为响亮。鸣叫声常被用来维系群体团结,有时,则被用作警报。科学研究发现,群体的大小也会影响黑顶山雀的鸣叫。群体越大,黑顶山雀的鸣叫声的元素越多样,尤其是在竞选群体中的领导职务时。更神奇的是,黑顶山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时,它们的鸣叫声也不同。就像是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我们会选用不同的语气和措辞。

⑤许多新生动物总是叽叽喳喳。它们的叫声不仅表达对陌生世界的好奇,也是在争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嗷嗷待哺的幼鸟总是提高嗓门,以此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获取更多的食物。研究发现,谁的嗓门最大,叫声最密集,谁获取的食物最多。正所谓,嗓门大的鸟儿有饭吃。

⑥不过,随着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越来越大,幼鸟的嗓门也越来越高。科学家们研究树燕,想搞清楚环境噪声是如何影响幼燕的求救鸣叫的。他们发现,树林附近的声音在50分贝左右,有风的呼啸声、奔驰在旁边公路上的卡车声、河中的流水声和幼燕同伴的叫声,还有其他动物的叫声。他们发现,如果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分贝提高,嗷嗷待哺的幼燕索取食物时的叫声更响亮。

⑦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录制了一段特定分贝的说话声。在他们离开树林之前,他们用录音机播放这段说话声。5天后,他们发现,幼燕叫声的音量有了明显提高。意外的是,关掉录音机后,幼燕叫声的音量并没有降下来。这种变化可能是对越来越嘈杂的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这对幼燕而言是有益的。但是,长此以往,噪声越来越大,它们的叫声是否会达到极限?又或者,树燕妈妈不能识别它们的叫声,那时这些幼小的生命是否会饿死呢?

⑧这样的担心并不为过。这样的假设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鸟儿把巢筑在离人类活动不远的地方,而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嘈杂。不仅鸟儿,越来越多的其他动物也正受到波及。有报道称,因为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生活在城市中的青蛙甚至找不到配偶,青蛙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尚且不能忍受噪声污染,更何况无辜受到牵连的动物。即使它们再聪明,也不堪忍受,很难想出良策。那么,请尽你所能,保持安静。

(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第9期,有删改)

(1)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对文中加点的两处词语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动物的鸣叫声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你能听到我吗”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叫做过矣 改正 掩饰

B. 躬自亲自 无欲

C.不通达要求 除掉

D.岁寒冷 子在长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氏春秋》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勃、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

凡乱者,形名不当也。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形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尹文见齐王,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弗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恶民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尹文曰: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齐王无以应。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谷,如卫。桓公尝此霸矣,管仲之辩名实也。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则孝 事:侍奉

B. 民无非则 非:责怪

C. 王之令也 全:顾全

D. 管仲之辩名实 审:审问

【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说淫可不可而然不然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B. 恶民之难治 非能水也,绝江河

C. 桓公尝此霸矣 夜则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D. 走而 足以喻治之所勃、乱所由起而已矣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邪说和君子之说形成对比,邪说会混淆对错,使是非颠倒;君子之说可以明确贤者与不肖者、治世与乱世之间的关系,能说清万物的情理、人生存的原因。

B. 君主虽然不贤能,但是如果能够任用贤者,听从好建议,做正确的事情,仍然可以免于祸患。否则,就会陷入灭亡的困境。

C. 尹文和齐王认为只要一个人具有了孝、忠、信、悌四种品行,那么就可以称为士,就可以让他做大臣。

D. 选文用尹文与齐王对士人的看法的例子,讲述了名分正当的重要性以及名实不符的危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译文:

(2) 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

译文:

(3) 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B.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检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公共风险。

C.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在城镇有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种参保途径。

D.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注】黾勉(mǐn miǎn):努力。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诗人有古之作矣 拟:模仿。

B.欲以晚节师其万一也 范:以……为榜样

C.终不能 悛:屈服。

D.然自其居东坡 斥:被排斥,被贬谪。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坡先生被贬海南,他的小儿子苏过陪同,住茅舍,吃苦菜芋头,但是他不以为苦,喜欢写诗,而诗也还是精神饱满。

B.苏轼追和陶渊明的诗,一是因为喜欢陶渊明的诗,二是因为陶渊明的诗不多,三是喜欢陶渊明性格。

C.苏辙认为苏轼到了晚年在陶渊明身上寻求寄托的说法难以让世人相信,因为他不管出入朝廷还是升官贬官他都始终坚持自己。

D.苏辙认为苏轼的诗作胜过李白杜甫,和陶渊明并驾齐驱,自己跟着兄长写诗,但总是不如他。可见东坡才华横溢。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译文:

(2)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译文:

【4】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The notice came around two in the afternoon____the meeting would be postponed.

A. when

B. that

C. whether

D. ho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关于大气协同治理,2016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下,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召开了两次协作小组会议和一次专题工作会议。

B.上海大学滑稽戏研究专家张祖健认为,上世纪6090年代,上海滑稽戏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模仿的对象。

C.中联重科去年入驻了位于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白俄罗斯工业部长不但十分赞赏这种国际产能协同的经济模式,而且也非常认可中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效率。

D2月下旬,北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军事理论培训别开生面:几百名来自战区陆军机关的参谋人员和各级兵种部队的指挥员,齐聚一堂共同地学习边海防理论知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的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A.君子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过也,人皆见

C.不曰何,如之何

D.更也,人皆仰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小人之过也必文。

【3】下列对选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学习知识应当虚心,实事求是,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B.孔子认为,碰到问题,不说怎么办,不主动想方设法去对付的人,他对这类人也是无可奈何的。

C.子贡认为,君子不要怕有过错,只要改正了,人们仍然会信任与尊敬他。

D.子夏说小人有过错,也一定是小过错,人们不必去计较他。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画眼睛是小说《祝福》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作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其作用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时是顺着眼,侧重表现她安分耐劳的特点。

B.写祥林嫂再到鲁镇时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则是她人生路上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C.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只见她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她在长期的迫害、打击下精神已经麻木。及至她向发问时,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希望的结果。

D.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细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