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阅读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B.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C.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D.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2】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C.“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D.“立祠”,即建立祠庙奉祀,多数是官员去世以后,如袁旭受到宁国人立祠祭祀。古时也有立生祠现象,其对象都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豫打击邪恶势力,手段强硬,注重方法。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对于情节最恶劣的恣意横行者。杖刑流放,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方法高明,政绩优良。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2)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高考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作者的高尚情操的表现,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憎恶。意思是说,为了谋求衣食去做官,而做官却要违背自己意志,不能正道直行。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表现出作者傲视官场、清高自守的情操,又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高尚情趣。
C.“富贵非吾愿”明确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为追求富贵而出卖灵魂的高尚情操。
D.“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提到“天命”,表示作者有宿命论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①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②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③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④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⑤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⑦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荒芜 惆怅 轻飏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熹微 休憩 盘桓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C.遐迩 范畴 矫首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D.窈窕 崎岖 良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迁在古代指官职的升迁,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2)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端午节,不少地方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灾难。
②他不听大家的劝阻,背起行囊__________出了家门。
③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__________,谁能劝得了他?
A.祛除 径直 不容置喙
B.驱除 径直 不容置辩
C.祛除 径自 不容置喙
D.驱除 径自 不容置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
A.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B.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富贵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到。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