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
材料二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材料三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五 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丹纳和毛泽东观点的相同之处,并指出材料一中丹纳观点的谬误,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一文学流派?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体现文学流派的特点,请另举一例具有这一特点的法国绘画作品。
(4)材料五中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他为何会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5)据毛泽东的观点,材料三、四、五体现的文学流派从本质上反映了怎样共同的“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书面表达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Alice给你发了封电子邮件,问你寒假做了些什么,新学期计划怎么做。因为准备开学后的考试,你未能及时回复。请根据以下要点给她回邮件。内容包括:
1. 未能及时回复的原因。
2.假期外出旅游、阅读书报、复习功课;
3.新学期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北京大学。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开头和结束语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Alice,
I am very happy to receive your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Li Hu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武昌起义的第四天,清廷启用袁世凯,督师南下剿灭革命党。不久,袁世凯集清朝军政大权于一身。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革命起义,袁世凯提出召开国会,宽容武昌起义人士,并释放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袁世凯一路南下,11月1日攻占武昌,数日内又攻占汉阳。即使如此,袁世凯认为“此次鄂变,事虽仓猝,蓄谋已久……若悉索敝赋,力与一战,未尝不能收复一二省……然彼众若狂,醉心民主,兵力所能平等土地,而不能平定人心矣。”此时的革命党阵营内部,张謇等立宪派支持和谈,黄兴也于11月9日写给袁世凯的信中期待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非但湘鄂人民拥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方各省无不拱手听命者。”最终,南北双方经过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多个问题上的协商、妥协,最终达成议和。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的妥协与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新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西方和近代西方的政治中是如何体现妥协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中南北妥协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妥协的结果。
(3)高全喜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_______ public school can provide adequate education for most students in China, many wealthy parents prefer western education and are preparing their children for it.
A. When B. If C. Unless D. Althou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 公元9年,西汉时期的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14世纪末,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个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 中国政府对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说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其研制有何重要影响?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3)结合材料三,简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要靠教育。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1975年邓小平《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教育与生产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Game players usually sit for hours before the screen and they often do not eat healthily. _______ they might be out of shape.
A. As a result B. On the other hand
C. To tell the truth D. As a matter of fac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Tu Youyou has become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scientist to win _______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her work in helping to create ________ anti-malaria medicine.
A. the; an B. a; 不填 C. a; an D. a; t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毛泽东1957年上海讲话
材料二 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任何人都不能有什么特权;以“权威”自居,压制批评,或者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甚至投降主义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学术批评和讨论,应当是说理的,实事求是的,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讲话
材料三 随着反右派运动(1957年)的开展,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将“右派言论”的出笼与“百家争鸣”联系起来,认为都是“百家争鸣”闯的祸。所以反右派运动后,“双百”方针作为一句口号还在使用。但实际上已不可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1957年,“双百”方针为何中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1956年采取“双百”方针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