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
A. 行星 B. 卫星 C. 矮行星 D. 小行星
【2】小行星带的位置属于
A. 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 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 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1】地球本身具备“金锁链条件”的原因是: 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体积质量适中 ③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④稳定的太阳光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都明显下降 B. 都明显增加
C.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3】以下各种岩石中,成因相同的是
A. 花岗岩、砂岩、石英岩 B. 砂岩、石英岩、页岩
C. 砂岩、石灰岩、页岩 D. 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
A. 非洲、欧洲 B. 亚洲、北美洲 C. 非洲、亚洲 D. 北美洲、南美洲
【5】位于北纬300、东经1200的某地某天6时日出,18时日落,这一天的日期应是
A. 6月22日 B. 12月22日 C. 4月21日 D. 9月23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07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次钻探的深度可达地幔内部 B. 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C. 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D. 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
C.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这一地图工具通过30m×30m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0 000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GI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IS、GPS和RS
【2】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可以
A.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 B.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
C.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 D.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 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2015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完成下列各题。
【1】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D.防止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 ②海水淡化 ③直接利用海水 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冰雾是完全由冰晶组成的雾,又称冰晶雾。黑龙江漠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几乎每年冬季都有冰雾出现。
(1)分析该地冰雾频繁的原因。
(2)推断冰雾天气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112°E)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为
A. 9月21日0时01分 B. 9月20日23时01分
C. 9月20日15时01分 D. 9月19日23时01分
【2】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湛江(llO°E)的地方时为
A. 6: 21 B. 7: 41 C. 6:37 D. 6: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 2005 | ||||
2001年 | 2005年 | 外商直接投资 占全国比重 | 一、二、三产业比例 | 人均GDP (元) | |
长三角 | 1381 | 5024 | 41.3% | 4:55:41 | 40 612 |
珠三角 | 1684 | 4107 | 17.9% | 3:51:46 | 41 990 |
【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
【2】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完成下列各小题。
1965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1年 | |
辽宁省 | 34.1% | 50.6% | 54.2% | 63.3% |
广东省 | 17.6% | 23.6% | 55.1% | 66.2% |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工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3为亚洲四个国家抚养比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四个国家抚养比特征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a—日本 b—韩国 c—中国 d--印度
B.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C.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D.a—中国 b—韩国 c—日本 d--印度
【2】关于四个国家人口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1965-1995年b国家劳动力短缺
B.2015-2030年bcd三个国家抚养人口数大致相等
C.目前c国家人口增长最快
D.2030年以后d国家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最高
【3】目前四个国家解决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a—计划生育 B.b—劳务输出
C.c—放开二胎 D.d—吸纳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