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8499  78507  78513  78517  78523  78525  78529  78535  78537  78543  78549  78553  78555  78559  78565  78567  78573  78577  78579  78583  78585  78589  78591  78593  78594  78595  78597  78598  78599  78601  78603  78607  78609  78613  78615  78619  78625  78627  78633  78637  78639  78643  78649  78655  78657  78663  78667  78669  78675  78679  78685  78693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0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中指出,目前的CO2浓度为工业化前水平的145%。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迅速增加,可能引发气候空前的变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失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工业化时代以来,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增加的原因有

A.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 臭氧层遭到破坏

C. 冰川消融释放CO2 D. 森林被大量砍伐

2温室气体增加引发的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 全球降水普遍增加 B.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C. 全球物种大量增加 D. 中高纬地区的农作物增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 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 都是平原地区 B. 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 都位于入海口处 D. 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 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 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 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 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 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 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 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

D. 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 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450万人,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B.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C. 城市失业率提高 D. 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3“归雁”经济创业者们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A. 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 B. 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

C. 具有务工经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拥有广阔的融资渠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广西桂林阳朔县的犀牛湖占地约300余亩,湖面澄清碧绿,水质甘甜,鱼虾成群。然而,就在1987年9月29日的夜晚,这里的湖水奇迹般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湖底的淤泥和还在挣扎中的鱼虾。据考证,阳朔县志中也早已有犀牛湖约三十年失踪一次的记载。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犀牛湖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2】犀牛湖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A.出现断层,湖水下漏 B.连通溶洞,湖水泄漏

C.湖堤溃决,湖水溢出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大众旅游是发展中国家倡导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求异与探索为中心,旅游者数量较少并以自助游为主,旅游活动开展无明显季节性且无主要客源市场。旅游接待设施方面,非大众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小,旅游者多寄居当地居民家中。

说明非大众旅游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被关注的原因及发展非大众旅游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州泽雅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间多溪流瀑布,目前仍有十几个村落沿用古法造纸术生产泽雅屏纸。所产“泽雅屏纸”品质独特。上世纪末泽雅屏纸生产日渐衰落。2011年,被誉为“中国造纸术活化石”的屏纸作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老造纸术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泽雅古法造纸术成为“中国造纸术活化石”的基础条件是( )
A.广阔的市场需求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独特的自然条件
D.廉价的劳动力
(2)20世纪90年代初期,泽雅屏纸生产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造纸收入较低
B.市场需求减少
C.生产成本提高
D.交通运输不便
(3)如今泽雅古法造纸术得以焕发生机的主要原因是
A.工艺改进
B.政策扶持
C.需求扩大
D.原料替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 云雾 B. 太阳活动 C. 流星 D. 太阳辐射

2下列说法符合航天员在“神舟十号”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

A. 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

B. 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

C. 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D. 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省级地方两会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广东、新疆等地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面问题,剖析矛盾,找准症结,明确了今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努力方向。下表是我国四省区主要环境问题(含某类灾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该环境问题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省区环境问题

广东

新疆

四川

P

●●

●●●

●●●●

●●●

●●●●

●●

●●●●

●●

●●●●

●●●

1表中的①②③④应该分别为(  )

A. 酸雨、寒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 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水土流失

C.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

D. 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

2P省区最有可能是(  )

A. 云南 B. 湖南

C. 山西 D. 江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已建全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90 m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右图所示)。左图为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下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的分布 ②年降水量 ③风频 ④地形 ⑤日照时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 ②发电量大且稳定 ③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 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3位于福建自贸区的平潭市要对接台湾经贸合作,其最大优势区位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劳动力 C. 矿产资源 D. 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