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1分)雨过天晴,房屋对面的观察者看到这样的现象: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滴亮晶晶的水滴,当第5滴正欲落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溅出水花,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水滴落地前最后 1 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
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在该实验中,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D中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Cl2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方法有
A.用秒表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的平方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D.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v与t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 10 | 20 | 30 |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
pH | 8.3 | 8.4 | 8.5 | 8.8 |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类比加热Ca(HCO3)2溶液,会出现________现象,认为NaHCO3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水解程度:Na2CO3________NaHCO3(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说明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填字母)。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说明另一判断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甲物体从阳台自由下落,已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 s内的位移为60 m。空气阻力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阳台离地面的高度。
(2)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需给乙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挡板,如图所示,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滴水声,依次数2、3、4……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读数t。
(1)写出用上述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值,测出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格中的t是水滴从水龙头口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即水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请在坐标纸中作出适当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g=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以下事实:
(1)盛纯碱溶液的试剂瓶有玻璃塞,时间久了不易打开________________。
(2)盛NH4F试剂要用塑料瓶而不用玻璃瓶____________________。
(3)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配制的CuSO4溶液,常常出现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可采取在配制时加入少量________防止浑浊。
(5)某同学想把AlCl3(aq)和Na2S(aq)混合制取Al2S3,但最后得到一种白色絮状沉淀,而且混合液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试解释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制取硫化铝的正确方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其打点周期T=0.02 s)来测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1)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序号)
A.直尺 B.4~6 V交流电源
C.天平 D.纸带
(2)实验中取纸带上的一段,点1、2、3……9为连续打出的,如图所示,由此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6.5m/s
D. 在5~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50 Hz交流电,其中s1=7.05 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 B | C | D | E | F |
速度(m/s) | 0.737 | 0.801 | 0.994 |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4)根据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