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9255  79263  79269  79273  79279  79281  79285  79291  79293  79299  79305  79309  79311  79315  79321  79323  79329  79333  79335  79339  79341  79345  79347  79349  79350  79351  79353  79354  79355  79357  79359  79363  79365  79369  79371  79375  79381  79383  79389  79393  79395  79399  79405  79411  79413  79419  79423  79425  79431  79435  79441  79449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There .

A. come they

B. they come

C. they are come

D. they will com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___ L,NO2的体积为________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HNO3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实验室制取Cl2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装置可用于制取少量Cl2

用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用装置制取Cl2

用装置干燥Cl2

(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除了二氧化锰、浓盐酸外还需要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及验证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4)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收集Cl2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常向其中加入少量铁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某同学为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为FeCl2溶液,采取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稍取未知试液于试管中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Cl2),你认为此方案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合理,该问不填)。

(2)A、B、C、D、E分别是铁或铁的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其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如图所示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E的化学式:

A________,E________;

写出其中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NaOH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

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0

10

20

30

Na2CO3

7.1

12.2

21.8

39.7

NaHCO3

6.9

8.1

9.6

11.1

【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 g 20 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100 g 20 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1)在0 ~30 ,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进行实验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100 g热开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 ,取上层清液

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6)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通入CH4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或“阴极”“阳极”), 乙池中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 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mL(标准状况),丙池中______(填“C”或“D”)极析出_______g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

(2)锌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1为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2极析出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可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是:

准确称取干燥试样x g(x>2),放入广口瓶C中。

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y g。

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将干燥管取下,准确称量其质量为W g。

根据以上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装置A,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__(填“大”“小”或“不变”,下同)。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装置B,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__。

(3)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 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