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素质高
【2】下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D城市相似的是
A.武汉 B.抚顺
C.株洲 D.桂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这一观点
①看到了世界不同文化正趋向同一
②主张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符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主张不同文化应平等交流与沟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来,由消费者众筹资金,农户根据订单决定生产,等农作物成熟以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被称为“从田间到舌尖”的模式迅速发展。这一模式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表明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改变了农村的经营体制
D.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陆上“丝绸之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科技 D.社会经济
【2】图上“丝绸之路”最西端点附近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3】陆上“丝绸之路”中段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大气污染 C.水土流失 D.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安徽、江西、贵州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北京、上海、广东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安徽、江西、贵州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北京、上海、广东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催生了智能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新产业。这体现了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满足人们绿色消费需求的绿色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这说明
A.生产对消费有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生产引起新的消费需求
D.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0K”这一手势,在美国表示“赞扬”;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巴西、希腊则表示咒骂、侮辱。这启示我们
A.文化具有开放性,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B.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C.文化具有地域性,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D.文化具有主体性,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
①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造成的;
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
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④因大城市就业人口短缺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印度洋西北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读此时北印度洋的盛行风向,解释该盛行风向的成因。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季节A处形成上升流的原因。说明上升流对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说出曼德海峡表层海水流向。
(4)分析该季节B、C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