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43  8051  8057  8061  8067  8069  8073  8079  8081  8087  8093  8097  8099  8103  8109  8111  8117  8121  8123  8127  8129  8133  8135  8137  8138  8139  8141  8142  8143  8145  8147  8151  8153  8157  8159  8163  8169  8171  8177  8181  8183  8187  8193  8199  8201  8207  8211  8213  8219  8223  8229  8237  109140 

科目: 来源:广东省会考题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 题。
1. 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2. 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3. 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会考题 题型:双选题

读下图,回答1-3 题。
1 .  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 淮河的是
[     ]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 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①a- 灌溉水源       ②b- 夏季低温?     ③c- 洪涝灾害     ④d- 低温
[     ]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 .  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
A. a-水稻、柑橘                  
B. b-小麦、大豆?
C. c-棉花、香蕉                  
D. d-青稞、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会考题 题型:判断题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级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自治区月考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下图示意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别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结合下图,判断有关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的是
①2000-2009我国耕地面积逐步上升②我国耕地面积1985-2000年间下降幅度较小③1990年后北方耕地面积大于南方④我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月考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全国联合电网,既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电力建设一项极为重要的紧迫任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全国电力系统联网格局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2000年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右图,港澳台数据欠缺)。
(1)简析2020年全国电力联网规划未包括西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时空角度阐述全国电力系统联网保障我国电力稳定供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人口在400 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     ]
A.壮族、土家族
B.满族、苗族
C.高山族、傣族      
D.回族、蒙古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期中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我国雨涝区的主要分布规律是                       。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来看,形成此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解决洪涝多发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至少答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为湿润地区,但又时有干旱发生,试从地形地貌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1 ~3题。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读图“某地区7 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 题。
1.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
2.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
[     ]
A.108 °E,30 °N      
B.98 °E,32 °N
C.100 °E,26 °N      
D.108 °E,26 °N
3.图中108 °E,30 °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高寒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