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122  8130  8136  8140  8146  8148  8152  8158  8160  8166  8172  8176  8178  8182  8188  8190  8196  8200  8202  8206  8208  8212  8214  8216  8217  8218  8220  8221  8222  8224  8226  8230  8232  8236  8238  8242  8248  8250  8256  8260  8262  8266  8272  8278  8280  8286  8290  8292  8298  8302  8308  8316  109140 

科目: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几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地质剖面图(下图)

材料三: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在古代是指_________,今天是指________。
(2)乙图中喀什所处的地貌属于_______________,它是地球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喀什地区属___________气候,其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城市化加速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右上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两地的资源特点,目前两个区域能源开发的前导趋势是
[     ]
A.甲地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乙地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B.甲地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地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C.甲地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地主要利用核能
D.甲地主要开发煤炭资源,乙地主要利用核能
2、有关两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乙地到甲地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甲地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植树造林
C.乙地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岸相连
D.甲区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区域则因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地理高考说明中提出了四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下面是一道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你能利用此题所给信息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吗?希望你通过答题,从中悟出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
(3)据图2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3、图4)。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上述(1)——(5)题不做,回答下列问题)
二、高考试题二度开发能力训练
(一)审题思维训练
1.提取挖掘本题提供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显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老师受到2009年至2010年5月这个时段内哪些热点地理信息的启发,产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背景资料进行命题设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题“资源”再开发训练
自然地理部分
3.地球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地区,一年之中阳光在正午时分可以直射到水井的井底,有的地方这种现象每年只能发生一次,有些地方却可发生两次。请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及所分布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环境
    广西全年只分三季。每年11月至转年2月为凉季,3月至5月是暖季,6月到10月为雨季。答出凉季和雨季的主导风向及风源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水环境
图中所绘的河流属于我国哪条大河的水系?该水系的内河航运能力与黄河相比哪条更发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资源
    在地图上描出水能富集的河段。答出其原因?总结我国大江大河水能富集河段分布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何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灾害地理及防治
    近些年来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常有地面塌陷形成的大小“天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百姓居住安全形成危害,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及人为诱发因素各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部分
8.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
    1953年中国政府将明朝初年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再度易名称友谊关。(同年还将鸭绿江畔的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将历史上沿用僮族改写成壮族。(1953年将新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1954年将内蒙古的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你是文科班的学生,未来的文科人才,请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评述上面提及改名文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聚落及城市化
    广西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是沿江临河而兴的城市。近些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如防城、钦州、北海等地迅速发展成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海港城市。试分析上述海港城市迅速崛起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农业生产
    我国制糖工业的原料取自甜菜和甘蔗,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制糖工业基地,该地区榨糖选用哪种原料?为什么广西适宜种植这种含糖作物生产?报载2009~2010年度广西糖产量比上年度减产15%,试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域联系
    桂林东北方向60千米处的兴安县自古就是广西与湖南两地的天然通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开凿了灵渠。发挥空间想象力,兴安县境内在广西与湖南之间是什么地形?你还能答出哪些地区因地形、地势便利被我国先人选择成为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旅游地理
    到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学校请你组织同学安排一次赴广西旅游活动,因时间和经费问题所限,只能在广西选择一个城市,你首选哪座城市?选择和设计旅游路线主要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泥滩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对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防治赤潮有明显作用,有海岸“绿色长城”之美誉。40年前我国有4.2万公顷红树林,由于近几十年人类的经济活动,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1.46万公顷,目前只是在海南的东寨港、广西山口、湛江高桥、深圳福田还有大面积存留。环保学者认为红树林的处境是——泪尽泣以血。
人类哪些经济活动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你对题中提及的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城市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有关我国城市能源消费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源消费比重:煤>油>电>其他
B、煤消费比重南方大,北方小
C、电消费比重南方大,北方小
D、油消费比重西北大,东南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1、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     ]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1~2题。

1、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之间经过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
A、乌鲁木齐、河西走廊、黄河、福州
B、包头、秦岭、大巴山、南宁
C、酒泉、兰州、秦岭、广州
D、拉萨、长江、黄河、北京
2、造成图中①④两地降水量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处地势高,④处地势低
B、①处干旱地区,④处为湿润地区
C、①处为背风坡,④处为迎风坡
D、①处受夏季风影响弱,④处影响强
3、①处所在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青稞
B、黄麻
C、甜菜
D、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桂林山水”“珠穆朗玛峰”“三峡中的巫峡”“黄河壶口瀑布”等一些风景荣幸地印在了人民币的背面。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上的景观形成,与海浪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B、乙图上的景观,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C、丙图上的景观形成,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
D、丁图上的景观,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2、有关图中景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看法是
[     ]
A、受板块张裂作用,甲图上的峡谷会逐步增宽
B、受外力侵蚀作用的影响,乙图上的山峰逐年降低
C、受沉积作用的影响,丙图上的景观会逐步被充填
D、由于河水的侵蚀作用,丁图上的景观几百年后可能会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