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2122  82130  82136  82140  82146  82148  82152  82158  82160  82166  82172  82176  82178  82182  82188  82190  82196  82200  82202  82206  82208  82212  82214  82216  82217  82218  82220  82221  82222  82224  82226  82230  82232  82236  82238  82242  82248  82250  82256  82260  82262  82266  82272  82278  82280  82286  82290  82292  82298  82302  82308  8231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大陆上高压产生的时空条件是 ( )

A. 冬季,北美大陆 B. 7月,北大西洋

C. 夏季,北太平洋 D. 1月,亚欧大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的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狭窄水域为

A.朝鲜海峡B.濑户内海C.东京湾D.日本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的G段发生了弯曲走了很多弯路,原因是( )

A. 缓解晋、陕两省的能源短缺 B. 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 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地区 D. 拉动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有利于解决我国( )

A. 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 能源地区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C.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D. 西部木材短缺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萨赫勒地区在1万年前是个水草丰美、动物成群的地方,虽然产业单一,但仍然是个自给自足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如今这里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干旱、贫穷和社会动荡是当地真实的写照。

由于萨赫勒地区的天然树木稀疏,叶小,冠小,且旱季落叶,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所以该地区的多个国家欲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期待能够实现生态和经济社会治理“双重功效”。

(1)据图描述萨赫勒地区的位置特征。

(2)以萨赫勒地区环境的变迁及其影响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相关专家经研究决定为绿化带引进枣椰树、芒果树、合欢树等树种,请说明这些书中具备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右图回答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主要水源

②河流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③河流对城市安全防卫有利

④河流沿岸都形成冲积平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时( )

A. 南半球处于夏季

B. 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C. 地球距离太阳最远

D. 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 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 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 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 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 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 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终点是珠江三角洲,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 (大气污染交通拥堵”)问题。

(2)①两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

(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4)目前,湘南地区正承接大量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小梁、小罗同学以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小梁同学认为:湘南地区应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小罗同学认为:湘南地区不适宜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A. 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

B. 输气管线经过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

C. 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

D.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1

A. 流水作用增强 B. 冰川作用增加 C. 风力作用增强 D. 变质作用增强

2

A. 地面蒸发 B. 水汽输送 C. 大气降水 D. 地面径流

3

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 河湖及其水量增大 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4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