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量少 B. 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 公路运输成本低 D. 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 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F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由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下图为“花环式海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
A. 美国东岸的寒流 B. 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 亚洲东岸的寒流
【2】该洋流可能
A. 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 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 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D. 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氮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拉会使(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是造船工业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大规模的战时动员,使1942-1945年美国的造船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1956年以后,日本造船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美国造船工业出现萎缩。
材料二: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
(1)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造船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有学者提出,美国应重振造船工业的雄风,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
(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南极智利省的首府为威廉姆斯港,在当地时间(区时)5:20迎来曙光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与该地区属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C. 北京时间为17:20
D. 我国江淮地区为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2】【2】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A. 气候湿冷 B. 风力较大 C. 土壤贫瘠 D. 光照不足
【3】【3】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原因主要是受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A. 气候干旱,降水少 B. 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
C. 植被茂密高大 D.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2)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