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184  8192  8198  8202  8208  8210  8214  8220  8222  8228  8234  8238  8240  8244  8250  8252  8258  8262  8264  8268  8270  8274  8276  8278  8279  8280  8282  8283  8284  8286  8288  8292  8294  8298  8300  8304  8310  8312  8318  8322  8324  8328  8334  8340  8342  8348  8352  8354  8360  8364  8370  837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会发生有规律的往复移动,这种往复移动的周期是:

A、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B、1太阳日——24小时

C、1回归年——365日6时9分10秒

D、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不受寒流潮侵袭的地方有(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南岭       D.雅鲁藏布江谷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5.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下图回答:

图1—65

(1)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纬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据图判断:四城市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为晨线           ④BC为晨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月6日12时    B.7月7日12时

C.7月6日24时    D.7月5日24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目前,人类已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

A.生物能、风能   B.核能、潮汐能    C.潮汐能、太阳能    D.太阳能、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广东地理区位图,试就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的地理区位,简述广东省发展经济的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改造不稳定径流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排干湖泊和沼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3月21日,赣韶铁路举行了开工仪式。从龙(岩)厦(门)铁路到赣(州)龙(岩)铁路,再到赣(州)韶(关)铁路,该通道是否会继续向西拓展引起社会关注。

据此,读图回答下列5道问题。

在赣韶铁路开工当日,下列地理现象,你认为

  ①赣州与韶关的昼夜长短相等  ②赣州与韶关的自转速度相等   ③赣州与韶关恰同时看到日出         ④赣州与韶关太阳均从正东升  ⑤正午时赣州与韶关树影均指北 ⑥过后赣州与韶关白昼均变长

A.两种可信   B.两种不可信   C.三种可信    D.均可信

通过图中信息判断,赣韶铁路最可能长为

  A.55km     B.110km      C.190km     D.220km

赣韶铁路连接的我国两大南北铁路大动脉是

  A.京沪线与京九线    B.京九线与京广线   C.京广线与焦柳线   D.京广线与京沪线

赣韶铁路修建,面对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沿线多喀斯特地貌、地质基础不稳       B.沿线多丹霞地貌,水蚀沟谷多    

 C.沿线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多发      D.要穿越南岭山脉,山地坡度大

修建赣韶铁路的主要因素是

  A.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B.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

C.减轻南北交通压力,活跃路网    D.完善路网布局,促进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