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风的示意图回答::
图示为高空的风还是近地面的风?____原因是_______。图示符号代表风向的是_____,其余各力分别是______________。
A的特点是______;C的方向是__________;若没有D的影响,B的方向为____________。
在图示各力中,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________。
EF两处风速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每年温暖季节,特别是 5 月中旬到 6 月初,黄河河套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新疆交界地区,会形成一个高温干燥的大陆热低压,又干又热的气流围绕着这个低气压旋转起来,形成了干热风,当它离开源地东移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干热。干热风盛行时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的乳熟期,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当地农民伤心地称之为“杀麦刀”。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小麦什么时候种植?是什么类型的小麦?
(2)分析河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中所述地区干热风的大陆热低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4)针对干热风的危害,北方人民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防御和减少灾害的有效措施.试分析是哪些措施。
(5)干热风东移沿途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考虑,我国热量和光照条件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 )
A.以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B.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__________ 。(2分)
(2)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______________走向。依据板块构造理论,该山的高度将如何变化?请简述理由。(6分)
(3)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船员沿途可观赏到哪些自然植被?(6分)这些景观的变化体现出什么规律?(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 <640 | 640~1800 | 1800~3420 | 3420~4100 | 4100~5700 |
平均温(℃) | 28~24 | 24~18 | 18~12 | 12~6 | <6 |
自然带 | 热带雨林带 | ① | ② | ③ | ④ |
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据此回答1~2题。
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功能在起作用。
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