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234  8242  8248  8252  8258  8260  8264  8270  8272  8278  8284  8288  8290  8294  8300  8302  8308  8312  8314  8318  8320  8324  8326  8328  8329  8330  8332  8333  8334  8336  8338  8342  8344  8348  8350  8354  8360  8362  8368  8372  8374  8378  8384  8390  8392  8398  8402  8404  8410  8414  8420  842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图6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日(    )

  A.B地的白昼比A地长

  B.B地的白昼比A地短

  C.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B地

  D.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3月21日到9月23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快→慢

B.北极圈南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时间长→短→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图5-5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B.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 带针叶林、热带季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土壤      C.大气     D.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4--32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4--32

7.图示地形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8.图中地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9.图示地区中,湖泊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地势高,多为河流发源地 

C.石灰岩广布                       D.农业用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其中    (     )

  A.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也可形成高山或盆地

  B.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是外力单一作用形成的   

  C.裂谷或陡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庐山、泰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块状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瀑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图4—1),回答问题:

                 

(1)A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2)B图地貌名称是        ,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           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向西北部边缘地带,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依次为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

B.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寒荒漠带

D.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草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图5-14中海峡①②③④的自然带类型依次是: 

A.亚热带常绿硬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带、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林带、温带落叶阔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带、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林带、温带落叶阔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