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l)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索是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点最易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_____,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搬运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
【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
A. 三峡谷地 B. 淮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D. 皖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两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以_______为主要特征。
(3)D地7月盛行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因此,季风气候的形成除了_______外,还有_______。
(4)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两条曲线可以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 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 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 a曲线表示暖锋过境,b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2】对图甲、图乙所示地理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B. 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没差大
C. 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②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D. 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③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l)结合材料l,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1月20-23日,我国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下图是该时段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
(1)指出图中丙地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2)该时段,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并说明判断理由。
(3)果农在1月19日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或熏烟方法来保护果园,请分别说明其中的地理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 S 线代表地球表 面, 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A. 79,13 B. 79,8 C. 21,13 D. 21,8
【2】a 、 b 为水循环主要环节, 则
① 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 环节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 环节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 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该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 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 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 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B. 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D.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