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B. 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C. 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丁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D. 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丁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2】
A. 甲-a-流水的侵蚀作用-兴建深水港
B. 乙-c-流水的沉积作用-兴建仓库
C. 丙-c-流水的侵蚀作用-浴场
D. 丁-a-流水的沉积作用-种植农作物
【3】
A. a线 B. b线 C. c线 D. a线或c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民币被称为中国的名片,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1】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到图中景区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增长知识 B. 观光消遣 C. 科学研究 D. 探险寻古
【2】图中景观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主要要素是( )
A. 民俗活动 B. 名胜古迹 C. 山水风光 D. 旅游纪念品
【3】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
A. 岩浆活动 B. 冰川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晴朗 B. 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 出现连续性降水 D. 一定会带来降水
【2】若该锋线两侧a、b、c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c,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 e < d B. b > e
C. e = d D. e >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正确的是 ( )
A.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 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①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②城市等级越高,城市间的距离越远③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④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正确的(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B. 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C.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 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 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 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面小题。
【1】【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黄赤交角的存在
C. 地球的公转 D.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2】图中
A. AB是晨线 B. AB是昏线 C. AN是晨线 D. BN是晨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某地(约27°N ,86°E )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 高原山地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 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沿海沿岸 D. 贝加尔湖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7月17日,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下图为神农架及邻近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神农架主峰神农顶(3015米)附近地理环境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C.植被为亚高山草甸
D.地形起伏大,沟壑纵横
【2】神农架有“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生长着大量孑遗植物。如珙桐、水杉等。神农架获此美誉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