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3522  83530  83536  83540  83546  83548  83552  83558  83560  83566  83572  83576  83578  83582  83588  83590  83596  83600  83602  83606  83608  83612  83614  83616  83617  83618  83620  83621  83622  83624  83626  83630  83632  83636  83638  83642  83648  83650  83656  83660  83662  83666  83672  83678  83680  83686  83690  83692  83698  83702  83708  8371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而言,某区域人口的环境承载力都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的M、N两条山脉中

A. M山脉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上

B. M山脉位于我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上

C. N山脉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

D. N山脉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2图中的阴影区域属于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3图中的P省区是我国

A. 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B. 壮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 D. 回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量总量的百分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半岛上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一个古老的山脉。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森林、洋流 B. 地形、土壤、纬度

C. 地形、洋流、纬度 D. 森林、洋流、纬度

2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①东坡陡,西坡缓②西坡陡,东坡缓③地势高峻,地形崎岖④海拔较低,地势和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线十分曲折的主要成因是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海浪侵蚀 D. 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据此完911题。

渭河陇西段阶地参数

注:拔河高度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9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 )

AT1T2 BT3T4

CT4T5 DT6T7

10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 )

A流水侵蚀作用强 B.水平运动强烈

C风力堆积作用弱 D.抬升运动微弱

11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 )

AT1 BT3

CT5 DT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制定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 )

A. 保护和改善环境 B.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制

C. 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D. 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亚洲

A. 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

B. 北部等降水量线分布与地形有关

C. 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 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

2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地受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 ②地受高山阻挡,且远离海洋

C. ③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④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 )

A. 排污许可证制度 B.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 三同时制度 D. 谁污染,谁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泛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上海市、苏南、浙北等核心区转移;二是在泛长三角内部,核心区将部分产业向安徽省、江西省及苏北、浙西等外围地区转移。在此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格局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下图为1990~2010年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重心变化示意图,下表为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分析图示碳排放重心移动速度和方向变化的原因。

(2)安徽皖江城市带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泛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对外围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日北半球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图(H为太阳高度),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最接近

A. 教师节 B. 国庆节 C. 儿童节 D. 春节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

A.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B. 乙地各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地

C. 甲地昼长长于乙地 D.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总大于乙地

3P时刻甲地地方时为

A. 0时 B. 6时 C. 12时 D. 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