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322  8330  8336  8340  8346  8348  8352  8358  8360  8366  8372  8376  8378  8382  8388  8390  8396  8400  8402  8406  8408  8412  8414  8416  8417  8418  8420  8421  8422  8424  8426  8430  8432  8436  8438  8442  8448  8450  8456  8460  8462  8466  8472  8478  8480  8486  8490  8492  8498  8502  8508  851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到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53亿,占总人口的11.6%,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及“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带来哪些问题?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后,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另一观点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 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沿106.5 0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②地形区为                       (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关于⑨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晃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昀是         (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景观” 图,回答: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面试题。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A.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B.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C.工业增长缓慢  D.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

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左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右图表示四个地区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左图中,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b和c  B.d和e  C.c和e  D.r和s

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左图中相应的气候类型分布匹配正确的是

A.①—s  B.②—d  C.③—t  D.④—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试题。

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单位:℃)

A.–15℃,–25℃  B.–15℃,–35℃

C.–35℃,–25℃  D.–35℃,–45℃

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单位:℃)

A.30<T<50  B.50<T<70  C.50<T<60  D.40<T<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活动不断地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将会使

A.太阳辐射减弱  B.太阳辐射增强

C.气温升高  D.地面辐射作用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                    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在________形成的、强烈发展的________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