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
A.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 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 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2】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土壤水分 气温 B. 土壤水分 坡度
C. 气温 光照 D. 光照 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起。左图是那曲地区示意图,右图是那曲地区三种牧草生物量年内变化图。
(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简述牦牛适宜在每年10月屠宰的理由。
(3)分析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和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
(1)分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3)分析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 。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_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昼夜等长的是 点。
(5)早晨6点的是 点。
(6)A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点。
(7)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 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选择。清明前后,贵州各地繁花似锦,粤港澳等地游客纷纷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2016年3月25日,香港某旅行社带领1 421名游客抵达贵阳北站,通过“高铁赏花”寻找“中国最美的春天”。据贵阳火车站不完全统计,2016年3月初至4月初,超过1.5万名来自粤港澳等地的游客来黔踏青赏花。
分析粤港澳游客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的原因,并为当地发展“高铁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的方向?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电子垃圾指废弃不用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下图为1吨电子垃圾电子板的物质构成示意图。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电子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简单的手工拆卸,利用酸洗等方法提取重金属,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料露天堆放或焚烧、填埋处理的现象。
分析材料中叙述的对电子垃圾的处理方式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