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投资建设该管线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旅游活动增多对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动植物的破坏 ②有利于背景环境的保护
③对文物石迹的破坏 ④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维护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18.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30°N C.35°N D.45°N
19.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20.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
这种产业转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A.香港地价较低 B.内地服务业发达
C.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D.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完成:
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积雪融水 B.湖泊水 C.深层地下水 D.冰川融水
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下游地区人口迁往上游 B.臭氧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4.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灌溉
5.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B.提高人口素质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
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
(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影响A、B两地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太湖平原 | 东北平原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0.07 | 0.31 |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 12414 | 49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