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影响A→B→C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柱状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 城市的用地规模
B. 城市的人口数量
C. 大中小各级城市总体数量
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从图中可看出( )
A. 1990年两省城市人口总数量相同
B. 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苏省比贵州省高
C.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均慢于贵州省
D. 江苏省2000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 ② ③ ④ 。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图所示节气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4)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D位于A的__________方向;这一天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
A.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 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 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 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 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
A. 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C.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
D. 出现 “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 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D. 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2】【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左图影响明显的是( )
A. ①减少 B. ②不变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右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A. 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 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 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 聚落分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控制
A. 西风带 B. 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