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两图分别为中国和美国主要的玉米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自然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人均耕地多
④机械化水平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集中产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种植技术落后 B. 玉米品种差
C. 纬度较高,光热不足 D. 经营方式受限
【3】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转变,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玉米生产过剩
B. 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
C. 玉米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D. 国际能源紧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应该是
A.能使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得以消费B.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
C.能使交通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各种交通工具畅通无阻D.能保证外来人口不再涌入城市,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夏天,学校后勤部门给校园中花花草草盖上了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气温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气温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号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真正成了仓廪丰实的“天下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吉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3】下图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监测和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GPS) B. 遥感(R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2】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导致地理环境的可能变化是( )
A. 草地严重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大 B.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洪涝灾害增多
C. 交通日益完善,城市化水平提高 D. 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接近市场C.交通便利D.饲料原料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言,该地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的角度分析A地成为无林地区的原因。
(2)简要分析A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