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 东北三省 | |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 23 798 | 11 335 | 13 094 | 12 957 |
增速均值 | 14.8% | 15.5% | 12.2% | 10.7%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 ∶52.1 ∶41.9 | 4.9 ∶49.8 ∶45.3 | 10.0 ∶45.7 ∶44.3 | 12.8 ∶49.7 ∶37.5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 ∶54.6 ∶40.3 | 4.1 ∶52.4 ∶43.5 | 9.5 ∶47.2 ∶43.3 | 12.5 ∶50.4 ∶37.1 |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6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 )
A. 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 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 面积减小、水位降低 D. 面积减小、水位升高
【2】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年降水总量 B. 年蒸发总量
C. 年地表径流总量 D. 年地下径流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山西省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概述山西省的自然条件。
(2)据下表分析山西省经济的特点。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表
产业 | GDP产值 | 对GDP增长的 贡献率 | 产业比重 |
第一产业 | 276.6亿元 | 2.7% | 5.8% |
第二产业 | 2 742.5亿元 | 72.9% | 57.8% |
第三产业 | 1 727.4亿元 | 24.4% | 36.4% |
2006年山西省GDP达到4 746.5亿元,轻重工业的比重为5.7:94.3,以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
(3)根据上述图表资料,你认为山西省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根据上述图表资料,分析山西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杭州一直重视从钱塘江引水到西湖来改善西湖的水质,其原因是( )
A. 为了扩大西湖水域面积,从而提高水质
B. 增加西湖循环更新的速度,提高西湖自净能力
C. 主要是通过清洁钱塘江水来稀释西湖污染的水
D. 通过引水工程将西湖污水运输到河流来提高水质
【2】西湖对杭州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在古代杭州对西湖水资源的利用表述正确的是( )
A. 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主要是灌溉
B. 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主要是生活用水
C. 古代,由于西湖的优美山水吸引各地文人,因此西湖主要是景观用水
D. 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比现代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组,图中字母和数码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情况。其中图a为地球公转位置图;图b为太阳光照图;图c为30°N地面正午太阳照射图;图d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图a中的 (A、B、C、D)点时,佛山的白昼时间为全年最长。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A处,分析图a、图b、图c、图d的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将字母、数码以及节气名称填在对应的表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B. 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C. 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 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2】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 16时44分 B. 17时 C. 4时44分 D. 5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3】在我国推广应用“煤变油”技术的意义在于( )
A.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降低煤炭的开采成本
C. 增加能源生产总量 D. 降低石油对外依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