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6011  86019  86025  86029  86035  86037  86041  86047  86049  86055  86061  86065  86067  86071  86077  86079  86085  86089  86091  86095  86097  86101  86103  86105  86106  86107  86109  86110  86111  86113  86115  86119  86121  86125  86127  86131  86137  86139  86145  86149  86151  86155  86161  86167  86169  86175  86179  86181  86187  86191  86197  86205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交通 D. 城市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统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并不强烈,而在滨州这样的中小城市反而更高,其最直接的原因是

A.大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更健全B.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中小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充足D.中小城市抚养孩子压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导致我国寒潮、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大面积植树造林

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 热量更丰富

B. 地形更平坦

C. 土壤更肥沃

D. 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 扩大播种面积

B. 提高机械化水平

C. 选用优良品种

D.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目前广东省总人口达1.1亿人,其中户籍人口7900万,常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原因
B.政治原因
C.经济原因
D.文化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我国北方出现干旱天气时,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

森林火灾 水土流失 泥石流 蝗灾 滑坡沙尘暴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地球的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④向③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运动。

(3)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 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 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夜长为_________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受灾程度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经济发展过快

C.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加大D.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 年径流量大 B. 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C. 含沙量高 D. 无结冰期

2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