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凸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___ ___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左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 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温最高的是 。
(2)C、D之间的气压梯度力方向是 ,这种环流现象出现在一天中 (白天、晚上)。
(3)A、B之间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AB与CD之间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其风力较大的原因是受 力的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___________(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 。
(2)A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________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这一天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___。
(4)某物体从A地向正南方作水平运动,则该物体先是向____________ (东、西)偏,后向____________ (东、西)偏。
(5)A地和B地都随地球自转一周,它们所移动的距离为A比B____________(长、短)。
(6)A、B两地所在线段正处于___________ ___ (晨、昏)线上。A地昼长为________________ ___小时,A地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__时。
(7)B地在A地的____________方向,C地在B 地的__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特点的字母是 ,包含花岗岩的字母是 ,图中数码①表示的 作用。
(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判断依据是 。
(3)图中甲处在地貌上成山的原因是 。甲、乙、丙三处中最适宜建设地下隧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库尔勒和乌鲁木齐两地的自转角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都不同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乌鲁木齐小于库尔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A点位于晨昏线的 线上。
(2)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该日B地的昼长为 小时。
(3)从甲到乙时C点的昼长不断变 ,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 。
(4)从甲到乙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 (升高、降低),当地球位于乙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位于 。(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太阳大气结构及其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极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B.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光球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D.干扰地球大气层,使得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处的盛行风向是 ,在该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特点是 。
(2)图中C处的气压带是由 原因形成的,该气压带气流 ,在其影响下的地区具有 的气候特点。
(3)夏至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 (北、南),受C、D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 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