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 非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澳大利亚
【2】图中自然森林是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3】①一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A. ③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B. 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C. 能源和矿产缺乏是影响③地工业区发展的因素
D. 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流域:( )
A. 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 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上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而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B.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玉米带,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 为扩大耕地面积和开采矿山,为获得炼钢用的木炭,大片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D. 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l)填出图中代码代表的河流或湖泊名称:A_______(河流),D___ __(湖泊)。
(2)图中之国的农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人为原因。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B.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水源
C.人们通过大量围海造田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D.某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是因为A. 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 全省产煤量的 2/3 供外调出口 C. 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 山西能源种类齐全,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2】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A. 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 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 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 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3】下列不属于山西煤炭外运铁路干线的是
A. 大秦线 B. 神黄线 C. 贵昆线 D. 焦日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小题。
(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表判断下列各题。
(1)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市区商业街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2)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