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1】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与地形 B. 地形与水文 C. 植被与水文 D. 气候与植被
【2】【2】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
A. 水质盐碱度高 B. 引水工程量大 C. 保护湿地资源 D. 保障下游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入拉丁美洲
B.从亚洲前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乙地区的就业压力
B.为乙地区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C.加重了甲地区的环境压力
D.对甲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
A.
B.
C.
D.
(4)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A.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B.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农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 B. 水利工程量大,水源丰富
C. 单位面积产量高,地广人稀 D. 机械化程度高,地形平坦开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巴西东部高原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
A.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C. 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 RS和GPS B. GPS和RS C. RS和GIS D. GPS和GIS
【3】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园,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平原广阔,土壤肥沃②地处低纬,气候湿热③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④东临太平洋,海运便利⑤农业科技水平高⑥国内外市场广阔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
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①地高温多雨
B.②地寒冷干燥
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D.为1月份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小
B. 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
C.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D.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未来三四十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