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2)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 0°经线相比
A. 正好相等 B. 0°纬线比 0°经线短一半 C. 0°经线是 0°纬线长度的 2 倍 D. 0°纬线是 0°经线长度的 2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下题.
(1)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将中国南方湿润环境下粉砂质和泥质红层区的极端土地退化过程称为红层荒漠化。植被演替是荒漠化的生态学标志,下表示意红层荒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对红层荒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群落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A. 岩层 B. 气候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2】下列关于红层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被演替的过程是牛肝地→草丛→次生灌草丛→马尾松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红层荒漠化发展过程中,植被演替逐渐脱离干旱区的生态发展轨迹
C. 红层荒漠化将使土地逐渐丧失生态功能
D. 该过程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方丘陵地区
【2】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防治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 B. 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C. 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D.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3)说出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题.
(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南半球
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正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2)该日A点的昼长是( )
A.9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8小时3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近年来我国华北某大城市郊县葡萄种植区及酒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该区域
A. 东南部地势高 B. 东部昼夜温差较大
C. 中部光照充足 D. 西北部地势起伏大
【2】该地发展葡萄种植、加工(酿造)和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
A. 自然环境 B. 交通运输 C. 市场需求 D. 空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 江西省、赣州市、云贵高原 B. 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 东南丘陵、长江三角洲平原、云贵高原 D. 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福建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