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650  8658  8664  8668  8674  8676  8680  8686  8688  8694  8700  8704  8706  8710  8716  8718  8724  8728  8730  8734  8736  8740  8742  8744  8745  8746  8748  8749  8750  8752  8754  8758  8760  8764  8766  8770  8776  8778  8784  8788  8790  8794  8800  8806  8808  8814  8818  8820  8826  8830  8836  884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河流流域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处对应的河流地貌类型是:A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B______,C______。?

(2)在河流D段处,河流的______作用减弱,______作用加强,河流在______(凸或凹)岸侵蚀,在______(凸或凹)岸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世界14中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并思考回答:

⑴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作用制约。

⑵矿产资源属        资源,其数量是        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数的是         国家。

⑶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                     

⑷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资源       ,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      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28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日本东北地区东西横切的地形剖面图,关于日本海沟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流侵蚀        B.海底滑坡        C.板块碰撞            D.板块背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堆积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堆积过程中,颗粒小、相对密度小的先沉积,颗粒大、相对密度大的后沉积

    B.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沙尘便会沉落

    C.经冰川作用的沉积物,都有明显的分选特点

    D.风化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

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____,乙是____。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形成山岭的原因是______。?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请用虚线把组成褶皱的岩层恢复原状。?

(3)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

(4)据图分析,该地区受过内力作用,其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就形成了断层

    B.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

    C.泰山是岩体相对上升发育成的

    D.渭河平原是断层构造形成的谷地,运动形式为水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规划进藏铁路时,曾有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等多种方案,最终选择青藏线方案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国防安全

C.社会经济                                           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