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① | ② | ③ | ④ | |
R | 2小时26分 | 24小时 | 0小时 | 5小时42分 |
H | 43°26′ | 46°52′ | 23°26′ | 46°52′ |
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
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当国际标准时为10︰24时,①地被太阳直射,则①地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A、43°26′N,156°W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为某城市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
正确的是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k*s*5*u
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如该市要建设一火电厂,则最佳区位应在城市的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3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 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14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 图25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3分
(4)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
(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处形成浅谷的原因是 ;
②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在①~⑤中,可能有温泉出现的是 。
(4)D地区为 地形。
(5)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 。
(6)简述③、⑤两处河流横断面特征及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上,每一个地区都有机会接受到太阳光的直射
B、只有南北回归线上及其之间的地区才能接受到太阳直射的光线
C、直射点就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D、直射点所在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完成下面试题。
从自然环境来说,9省区
A. 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 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早区
不符合9省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是
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
B.区内有三大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 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内最丰富的资源是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